朋友,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魔幻的现象?
就是不管在哪个饭局上,只要聊起股票,方圆五米内必定会诞生好几个“股神”。卖二手车的张总能给你分析透半导体的周期性,开麻辣烫店的李姐能精准预测新能源的下一个爆点,那架势,仿佛巴菲特见了都得递根华子,喊声“老师,带带我”。
但你再一看他们账户,好家伙,绿得跟呼伦贝尔大草原似的,常年满仓,常年热泪盈眶。
这是为什么?技术不行?消息不灵通?
都不是。A股市场,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型的人性考场,考题是你兜里那点钱,监考老师是藏在K线后面的各路神仙,而90%的人交的是白卷。因为他们连考试大纲都没看懂,大纲上就写着两个字:别作。
今天,我们就来把这个“作”字扒光了看看,聊聊那些让英雄好汉们在股市里折戟沉沙的“我执”,也就是你脑子里的那些致命bug。
第一个Bug,叫“我的认知,宇宙第一”,翻译过来就是:我怎么可能错?
这毛病在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身上特别明显。他们习惯了在自己的领域里指点江山,到了股市,也自然而然地把世界简化成自己能理解的PPT。
我见过一个做工程的老哥,现实里管着几百号人,呼风唤雨,觉得搞定个K线还不是手到擒来。他重仓了一个票,理由是“我看过他们财报,那利润,那增长,完美”。
然后这票就开始跌,5%,10%,20%。身边的人劝他止损,他眼睛一瞪:“慌什么?这是技术性调整,是庄家在洗盘,洗掉你们这些不坚定的!”
他不是在分析股票,他是在捍卫自己的尊严。承认止损,就等于承认自己当初的“完美”分析是个屁,这比亏钱还难受。
结果呢?这票最后拦腰斩断,老哥的账户直接进了ICU。
你看,他的交易记录就是一份体检报告,他嘴上说的那些基本面分析,就像P得妈都不认识的精修写真,但账户里那-50%的亏损,就是肝上的阴影,怎么P都藏不住的。
股市里最不值钱的就是“我认为”。市场永远正确,因为它是由无数个比你更聪明、比你钱更多、比你更没底线的人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。你的那点“认知”,在钢铁洪流面前,连个浪花都算不上。
止损是什么?止损不是认输,是给你那脆弱的认知留条后路。就像拳击比赛,比的不是谁拳头硬,是谁更会抓节奏,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。而死扛不止损,就等于放弃了防守,张开双臂等着被KO,姿态很悲壮,下场很悲惨。
账户绿了。心态崩了。开始祈祷了。
有用吗?你以为炒股是拜神?佛祖都忙着给你家猫找对象,哪有空管你那三瓜俩枣。
第二个Bug,叫“邻居赚钱了,比我亏钱还难受”,学名“踏空型焦虑”。
这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情绪病,尤其在牛市里,症状是看谁都像股神,看啥都像风口。
去年AI火的时候,我朋友圈里简直是群魔乱舞。一个前两天还在研究猪饲料的朋友,突然就开始满嘴“算力”、“大模型”、“英伟达的星辰大海”。
为啥?因为他看到群里有人晒了张图,买了某AI概念股,三天赚了20%。
这一下就给他干破防了。别人都在捡钱,我还在原地踏步,这不就是傻X吗?于是他连这公司是干嘛的都不知道,嗷一嗓子就满仓冲了进去。
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他进去那天就是最高点,接下来三天,体验了一把什么叫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。
这就是典型的把别人的运气,当成了自己的实力。你只看到人家赚钱的结果,没看到人家可能提前半年就在研究产业链,在无数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啃研报。人家玩儿的是专业狙击,而你只是在战场上裸奔的靶子。
别人赚钱的风口,对你来说大概率是火山口,跳进去不是猪都能飞,而是直接变成炭烤乳猪。人家机构玩儿的是“快种快收”,春天撒下故事的种子,夏天就拉高出货,你秋天进去,只能含着泪帮人家扫地,顺便贡献点来年的肥料。
这种“我凭什么不赢”的执念,根源在于把股市当成了按劳分配的单位食堂。实际上,股市更像个赌场,别人赢钱,只是因为他坐上了赌桌,而你连骰子是几面的都不知道。越着急,越容易上头,越容易被人当成“送财童子”。
记住,在牌桌上,情绪稳定,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。
第三个Bug,叫“不是高潮,我不玩”,专业点说,是“完美主义陷阱”。
这类朋友,特别喜欢做T,追求买在最低点,卖在最高点,享受那种“掌控一切”的快感。
他们的大脑里仿佛装了一个精密的计算器,总想预测K线的下一个动作。买入后,股价必须立刻拉升,不然就是主力不给力;卖出后,股价必须应声下跌,不然就是自己卖飞了。
一笔交易,稍微不符合剧本,心态就瞬间爆炸,开始怀疑人生。
总想买在最低点。总想卖在最高-点。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。
凭什么?就凭你比基金经理头发多?人家头发都没了都没做到,你凭什么?
我认识的真正在市场里稳定赚钱的大佬,没一个把自己当神仙的。他们对一笔交易的预期,往往是“赚大赔小”。买入一个票,可能当天就亏了5%,但他不慌,因为他下注的是背后那个产业逻辑,是那家公司创造增量价值的能力。只要这个大逻辑没问题,短期的波动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,大部分时间在划水,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,他看得懂,所以拿得住。
而那些追求“完美”的散户,本质上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,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。他们懒得去研究真正的商业逻辑,所以只能在K线图里寻找虚幻的掌控感。这种行为,不叫价值投资,纯属“瞎积薄发”,最后发的,是头昏的昏。
接受不完美,是成年人在股市里的第一课。你不可能赚到所有的钱,甚至大部分钱你都赚不到。你的任务,是在这个混乱的市场里,找到那个属于你的、你能理解的、赔率和胜率都合适的牌局,然后下注。
其他的,交给概率和时间。
说到底,技术分析、基本面研究,这些都是“术”的层面,是工具。而真正决定你账户是红是绿的,是你能不能打破这三种“我执”的“道”。
当你能坦然接受“我可能会错”,所以你懂得了敬畏市场,学会了止损;
当你能平静看待“别人赢了关我屁事”,所以你摆脱了焦虑,学会了等待;
当你能笑着面对“操,又卖飞了”,所以你放下了掌控欲,学会了赚认知内的钱。
到那个时候,你才算真正入门了。这个过程,可能需要十年,可能需要好几次亏到销户的惨痛经历。
但别急,也别怕。每一次亏损,只要你没被抬出场,都是在给你的人性Bug打补丁。只要方向对了,A股这个大型考场,终究会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。
毕竟,能在这里活下来的人,靠的从来不是预测未来,而是战胜自己。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