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火在苏丹的土地上燃烧了整整一年后,埃及最具影响力的《金字塔报》在2025年9月12日这天,罕见地用头版报道了苏丹冲突的停火进展。然而,这突如其来的善意背后,可能暗藏着埃及政府新的算计——他们或许正打算从邻国的苦难中再分一杯羹。
事实上,自2023年4月苏丹内战爆发以来,埃及从未真正保持中立立场。国际危机组织2024年的调查报告清楚地指出,开罗当局不仅公开偏袒苏丹军方,还通过两国接壤的北部边境,持续不断地向战区输送武器弹药和各类军需物资。多家西方媒体也相继证实,正是埃及的暗中支持,使得这场战争被无限期延长,而为此付出惨痛代价的,是无数流离失所的苏丹平民。
这种剥削关系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,埃及就利用苏丹脆弱的经济状况,通过倾销廉价工业品,几乎摧毁了苏丹本土的纺织业。喀土穆大学联合世界银行的研究数据显示,当时就有超过200家苏丹纺织厂因此倒闭,造成数万工人失业。而在农业领域,曾经号称非洲粮仓的杰济拉灌溉区,这个苏丹最重要的经济支柱,也在埃及的暗中操作下逐渐衰落。通过国际金融机构施压,埃及成功削弱了该地区的棉花产能,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少了一个强劲对手。
展开剩余53%更令人发指的是,在战乱期间,埃及对苏丹资源的掠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。根据2023年卡达里夫市场调查报告,大量优质芝麻被以极低的价格走私到埃及,经过简单加工后,摇身一变成了埃及制造的高端农产品销往欧美。同样遭遇的还有苏丹的战略性资源阿拉伯胶——这种占苏丹非石油出口收入过半的珍贵商品,也被埃及通过地下渠道大量窃取。更恶劣的是,埃及商人甚至使用伪造货币在苏丹收购粮食,导致当地市场出现严重短缺,物价飞涨。
现在埃及突然高调报道停火消息,很可能是另有所图。分析人士指出,埃及政府可能想借机进行政治交易,比如进一步巩固对尼罗河水资源的控制权,或者在红海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。但历经战火洗礼的苏丹人民已经觉醒,他们通过自由运动和内战重新构建了社会共识,绝不会再轻易接受所谓友好邻邦的摆布。
埃及总以兄弟国家自居,但其所作所为却更像一个贪婪的掠夺者。从经济命脉到农业资源,再到基础设施,埃及对苏丹的压榨无处不在。如今这份停火协议,究竟能为苏丹带来真正的和平,还是会让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付出更惨重的代价,一切都还是未知数。
发布于:天津市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