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吉思汗起初并无远征西方的打算,他的目标只是通过与西方诸国的贸易,换取那些来自异域的珍贵物品。为此,他派遣商队长途跋涉,前往中亚开展贸易活动。中亚的花剌子模等国家也派遣商队前往蒙古中都(今河北张北)进行互市贸易,双方实现了物资的互通有无。
一次,蒙古商队来到花剌子模边境的讹答剌城进行贸易。城防将领亦难出因觊觎商队携带的货物,诬陷蒙古商人为间谍,残忍地将450名商队成员全部杀害,没收了他们的货物。当时,仅有一名驼夫幸运逃脱,辗转回到蒙古草原。成吉思汗闻讯后愤怒至极,下定决心发动战争报仇。他先派遣三名穆斯林使者远赴花剌子模,控诉国王摩柯末的背信弃义,要求交出凶手亦难出。摩柯末不仅断然拒绝,还下令杀害为首使臣,剃去另外两人的胡须并驱逐出境。
展开剩余82%摩柯末的嚣张态度彻底激怒了成吉思汗。他随即派遣大将哲别领军先行,攻破西辽据点,击败了乃蛮王子屈出律,为西征扫清了道路上的障碍。
1219年初,蒙古战马膘肥体壮,士兵们士气高昂,成吉思汗认为时机已到,开始誓师出征。此次西征,成吉思汗做足了充分准备。除蒙古军外,还有新归附的契丹(辽)、汉军、河西军,以及畏兀儿(维吾尔)、哈喇鲁(突厥别种)、阿力麻里(突厥)等部落的首领率军参加,总兵力约不足20万人。唯有西夏坚决拒绝征调,成吉思汗对此暂时忍让,打算待西征归来后再行讨伐。
蒙古西征军携带了大量能工巧匠,翻越险峻的阿尔泰山,踏上漫长的征途。尽管兵力不及二十万,但蒙古军纪律严明,士气高昂,战斗力极为强悍。花剌子模作为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国家,拥有40万精锐常备军,但该国民族杂乱,军队组织松散,训练不足,士气低落。摩柯末算端听闻蒙古军大军压境,虽心生惧怕,却因与母后家族矛盾,采纳了分兵把守的策略,导致兵力分散,失去了整体优势。他本人则退守阿姆河以南,准备放弃河中地区。
1219年秋,成吉思汗率大军推进花剌子模,首先围攻当年蒙古商队被害的讹答剌城。守将亦难出顽强抵抗,经历五个月艰苦鏖战,蒙古军终于攻克该城。亦难出带残余部队继续抵抗,展开惨烈的巷战,终被生擒。蒙古军随后屠城祭祀死难同胞。亦难出被押送至成吉思汗大帐,成吉思汗命令处死他,行刑时残酷地将融化的金银汁灌入其眼耳,令其痛苦而死,为蒙商报仇。
术赤率军攻破昔格纳黑、小八真等城,迅速逼近古城毡。守将弃城而逃,守军溃散。居民虽自发抵抗,但无经验,迅速败北。术赤下令屠城,只有少数工匠和妇孺幸免。
成吉思汗与幼子拖雷率领主力中军强渡忽章河,攻克克纳尔等城。1220年2月抵达不花剌城郊,不花剌为中亚重镇,守军为约万名康里骑兵,系摩柯末雇佣,士气低落。蒙古军昼夜不息地攻城,守将见势不妙,率军突围逃跑,蒙古军追击至阿姆河边将其全歼。次日,城中官员和平民投降,成吉思汗入城设宴庆祝。因居民未抵抗,未遭大规模屠杀,但财物被洗劫一空。
1220年3月,成吉思汗率军包围河中首府撒麻耳干。此城守军5、6万,摩柯末已仓促逃往阿姆河南岸。城中军民虽一度突袭蒙古军,却被伏击全歼。第5天,城中士气崩溃,开城投降。蒙古军入城破坏城墙,纵兵掠夺。成吉思汗将3万多降兵围杀殆尽。其后,他从平民中挑选3万工匠和妇女儿童分配给将领,并招募3万壮丁入伍,余者交赎金后获准返城。契丹耶律阿海被任命为达鲁花赤,镇守撒麻耳干。
成吉思汗在撒麻耳干驻扎休整,待秋高气爽,马匹肥壮后再战。他派阿剌黑攻别纳克忒城,察合台和窝阔台攻取玉龙杰赤。随后与拖雷率军进军阿姆河流域。
摩柯末携少数亲信逃往可疾云(今伊朗加兹温),哲别、速不台奉命追击。蒙古骑兵过阿姆河至巴里黑,获居民投降,未施暴行。哲别、速不台分兵继续追击,摩柯末躲入里海孤岛,蒙古军隔海守望。1220年底,摩柯末在惊恐与病痛中去世,其子札兰丁继位。
察合台、窝阔台围攻玉龙杰赤时遭重创,蒙古军伤亡数万人。增兵后,经过七昼夜血战,攻陷城池,屠杀十余万成年男子,掳掠数万工匠妇女儿童回漠北为奴。
两年间,蒙古军将花剌子模几乎摧毁殆尽。虽札兰丁试图复国,曾获局部胜利,但终无力回天。1231年,窝阔台发起第二次西征,驱逐札兰丁,终结了花剌子模89年的王朝。
成吉思汗西征仅用不到20万兵力,对抗花剌子模40万大军。摩柯末犯下兵家大忌,将军队分散部署于各地要塞,削弱整体战力。正因如此,成吉思汗才能集中兵力逐个击破,最终获得辉煌胜利,将花剌子模大部分领土变为蒙古游牧地。
(插图源自网络)
发布于:天津市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